作者:碰撞测试中
提前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常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求职择业,还能有效实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身权益的自我保障。因此小编特地搜集资料,对比求证后推出大学生就业必备常识系列,第一部分将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程和就业协议的签订。
具体就业流程可能因为学校安排以及个人规划的不同有一些出入。
1. 就业准备阶段(此阶段可提前实行)
[1] 了解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
[2] 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个人看法进行就业定位
[3] 进行就业咨询
[4] 准备求职材料
2. 应聘就业阶段
[1] 了解就业信息
[2] 参加招聘会
[3] 选择就业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书
3. 学校落实就业阶段
[1] 向院系提交就业证明或就业协议书
[2] 未签就业协议或就业证明的就填写待就业登记表
[3] 办理户档托管手续
4. 准备离校阶段
[1] 填写个人登记表,整理好个人资料
[2] 毕业体检
[3] 参加各类毕业纪念活动
[4] 办理离校手续
5. 上岗报到就业阶段
[1] 单位报到
[2] 办理落户手续
[3] 熟悉工作生活环境
[4] 将个人情况以及联系方式反馈给辅导员老师
6. 处理遗留问题阶段
(一) 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必须妥善保管)
全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
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订的协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递学生档案。
1) 主要作用
确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劳动关系。
规定一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权利义务内容。
2) 注意
v 三方协议≠劳动合同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咱们下期再见!
面试的反问环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在群面中脱颖而出
产品类岗位面试如何准备
招聘关键之背景调查
专业不对口,我该怎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大学生职业规划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