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在职场,总会时不时听到 “职业道德”这个词,如果说问你什么是职业道德,你会想到什么呢?规章制度?
工作态度?还是责任?一份工作的生命周期大致包括五个阶段:面试阶段、在职人员阶段、欲离职阶段、进入离职流程阶段、
已离职阶段。职业道德贯穿着每个阶段,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也会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自己的职业旅程添砖加瓦。
一、 面试阶段
不迟到、不爽约、有问题及时沟通
收到面试邀请后应该及时告知邀请人是会参加面试了,一旦确定了面试之后一定要按时参加面试,不要迟到;
也不要无缘无故的爽约;如果说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得不迟到,可以和面试人联系,告知相应的情况。因为面试
邀请者也是有计划安排的,你的迟到或者爽约会影响到别人的计划安排。所以如果自己不能如约去参加面试的话,请及时
告知面试邀请人。有人说,这是自己的面试,爱去不去,没必要这么看重。那我觉得你应该重视一下了,我们可以在招聘端
对公司进行评价,同样,公司也是可以在企业端对面试者进行打标签。大数据时代下,要想收集这些信息不是什么难事,以后
的整个招聘体系越来越完善的话,这些小小的数据也许会有很大的影响。就如以前的征信体系,有的人知道信用卡逾期会有影响,
但是不知道具体影响是什么,所以觉得逾期几次可能也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在征信体系完善的今天,你以往的不良记录却能极大
的影响着你的信用,进而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说,如果你无缘无故爽约了,企业给你打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在未来的招聘体系
更完善的情况下,会对你有多大的影响,谁也说不定?所以说,明智之举还是不迟到、不爽约、有问题及时沟通。
二、在职人员阶段
积极主动、主人翁意识、在其位谋其职、正能量
经过重重筛选,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正真的职业之旅。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不管时间长与
短,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公司是花钱请我们来做事的,我们应该对得起这份薪水。没有人喜欢
满身负能量的人,所以尽可能保持着正能量,用一种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去工作。
三、 欲离职阶段
沟通
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不顺利或者受到委屈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可能导致我们产生离职的欲望,这很正常,但是我们不能因为
个人原因,而对工作产生懈怠之情。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可以和自己的上级领导沟通,如果说这些激发自己离职欲
望的因素可以解决,那我们是不是就没必要走到离职这一步。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沟通都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事情可能都
只是因为缺少沟通而引起的。
四、 进入离职流程阶段
不懈怠
正常的离职都是提前一个月左右和领导提,双方达成一致后,于指定的日期离开公司。这个阶段,很多人容易懈怠,觉得反正
自己都马上要离职了,很多事情都无所谓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干嘛就干嘛,大不了公司看不下去了,提前让你走人。但是
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仍旧保持在以往的状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坚持到最后。其实这个阶段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
只要还在岗位一天,就有责任与义务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也应该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态,毕竟彼此走过一段旅程,公司多多少少
都培养了我们,所以即使离职,也不一定要搞得鱼死网破。时不时看到说程序员删库跑路或者在公司的项目中恶意加入程序,
不管说这是段子还是事实,即使是你觉得公司对不住自己,也没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就像我们俗语说的,狗咬了你一口,
难不成你还要去咬回狗一口么?
五、 已离职阶段
不要恶意诋毁
正式离开公司之后,也许我们会进入新的一轮工作寻找之中,那么我们就又会进入面试阶段。很多人觉得与公司不会再有联系了,
其实不尽然,所以没必要恶意去诋毁自己的上家公司。
写在最后的话:
职业生涯就像一列前行的列车,公司就像一个一个的站点,我们坐上这趟列车,开始我们的职业之旅,每到一个站点,会有人上车,
也会有人下车。很难有一个人陪一个公司从起点一直走到终点,有新人的输入也有旧人的离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的每一段旅程才多姿多彩。
若锦-文章健身房-拆书小分队
作者:若锦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38c5d54cd14
來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