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最高贵的消遣

作者:张二白很白
来源:张二白很白(lD:zhang2bai2)
今天去公司加班,路上遇一同事。
问起:买书了吗?今天世界读书日,京东当当买书优惠力度特别大!
听完想起家里书架上囤积许久的书,颇为惭愧。是该拿出来拍拍灰尘,好好读一读。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买书,尤其是内容付费时代的到来,微博、知乎、豆瓣、简书......各平台大咖的读书清单,还有罗胖子得到上的推荐,总之,你能从各种渠道看到各种书单,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这对于我这种买书成瘾的人来说,似乎没有任何抵抗力。
据说日语里专门有一个词tsundoku,意思是“那些买的书比他们真正看的书更多的人”,也就是喜欢囤积书的人、买书成癖的人。
于我而言,或许也只有家里到处都是书,才能随取随阅,增加阅读的时间。

普鲁斯特说,阅读是最高贵的消遣,而且首先是最使人高贵的,因为仅只阅读和知识便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心智。我们只能在内心,在我们精神生活的深处发展我们感性和智力的能力。
但正是在同其他心灵的接触,即阅读活动中,我们心灵的修养才得以形成。无论如何,博览群书仍然同过去一样,是心智超群的特征,不知道某本书或某条文学知识,哪怕对于天才也将始终是智力平庸的标志。”
而现如今的我们,阅读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手机,摄取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其实,这根本不叫阅读,而是快速浏览。
而且,这种方式并不能完整的获取知识、信息,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理性甄别,更不用说获得精神层面的持久愉悦。
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你不想浪费时间,或许也怕读不懂,于是,你就想看“精华”,想读“浓缩”,你只是想把知识做成压缩饼干,一口吞下就饱了。
为此,你关注了无数个公众号,每天上下班的路上,中午晚上空闲的时间,别人在王者农药追人民的名义,你已经开始读这些“浓缩的精华”。
在这些文章里,有人帮你梳理事件始末,有人帮你把糟糕的情绪一吐为快。你深深沉浸其中,和作者站在一起,觉得“这个说的太有道理了”。

逐渐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了最为宝贵的一种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在轻易获得知识的地方,也丧失了思考的阵地。你每天被无穷的观点包围,却独缺自己的观点。
碎片化阅读带来了浮躁和思考的虚无,你曾经听过太多好书的名字,就差点以为自己也读过了;
在手机上点击过太多观点,就以为自己也思考过了……然而,这些“压缩饼干”最后都被证明毫无营养。
至此你才幡然醒悟,才开始想了解知识的全貌,开始拿起那些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著作,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从中触碰大师的灵魂和时代的声音。
叔本华说:“为愚人写作的书总会有大量的读者,要仔细地把时间用来阅读那些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的著作,阅读那些站在人类之巅的人们的著作以及享受着不朽声誉的人们的作品。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开卷有益。人们总是阅读新的作品,而不阅读流芳百世的杰作,作家们把笔触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一些流行观念的狭小范围里,我们的时代在这个泥坑里陷得越来越深了。”
事实上,当你真正拿起一本好书开始阅读,无需取悦他人,看完自然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这种判断才是你独立思考的种子。
不一定正确全面,但能为你开启了一扇思考的大门,逐渐才会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诸多回答中有一个让我心有戚戚: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阅读对你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你看过的书,最后都会沉淀下来,变成你的骨头和肉,再通过你的气质散发出来。古话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结识一个又一个的先人作家,一本书,就是一个人,通过看一本书,就是和一个人对话,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他们秉烛夜谈。
从而把他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把他们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
正如周国平所说: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
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蚂蚁金服的彭蕾今天在给内部员工的邮件中写道:克服焦虑的办法有一个,就是读书。
读书,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迷茫时做出冷静的判断,保持内心的笃定和从容;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无数人用智慧构建的殿堂流连忘返,学习、感受、印证,你不会感到孤独。
在这个人人都充满焦虑的社会,通过读书让我们找寻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记得曾经在地铁上看到的一幕:

当时坐在这对母女对面,看到女儿偎依在妈妈身边,母女各自看着手里捧着的书,女儿看的《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妈妈看的是一本学术类的书,专注平和,周边的嘈杂似乎一点都影响不到她们。
这个画面真的很美好!即便我这个旁观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所以,在这个春暖花开的阅读季,咱们可以放下手机,找个舒适的角落,翻开一本书,去邂逅一段神奇之旅,去倾听一个新的故事。
百万级阅读代表作《我最怕30岁以后,还要去招聘会找工作》《我就是那个一直拿着死工资的人》,微信公众号:张二白很白(lD:zhang2bai2)。微博:张二白很白;个人微信:david61108 (万一通过了呢?)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