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气温:2℃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各种大火的“文艺复兴”,很不巧我也没逃过一劫。
特意点名@我的人,是我的十年好友。那个留着黑色齐肩卷发,会记得我各种小愿望的可爱女人。
我生在一个从不下雪的城市,这里的冬天比任何地方都要温暖,海浪终年不息。
记得有次闲聊,我对她说,“好想有一天可以离开这个小岛,去个会下雪的地方,看看不是海的风景。”
“好啊,我们以后一起去。”她说。

2016年的那场高考,我们考了差不多的分数,但最终我留在了南方,她去了北方。
青岛,一个我想去却没去成,一个有她却没有我的城市。
那时候的我正在忙着期末考试,再加上还有各种班级活动,微信聊天界面里,最后一次消息是三月前。
已经忘了,我们俩上一次煲电话粥是什么时候。
她也没有再主动打电话给我,和我吐槽她高数老师讲课搞笑的口音,社团里碰到的帅弟弟聊得进展如何……
仿佛两个人的生活不再有交集,生活轨迹渐渐脱离。

1月份的青岛下了雪,刚洗完澡出来的我丝毫不知情,只看到微信弹出的好几条消息通知。
点开一看,满屏都是她拍给我看的雪景小视频,视频里都是她笑的和鹅叫一样。
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她发完一堆小视频的最后,还有张雪地上写着我名字的照片。
“你未曾到过的青岛,冬季也有了你的名字。第一场初雪,我最想和你看。”

原来,时间没让我们疏远,距离也没让我们变淡。
恰恰是时间和距离,把这份来自远方的爱意呈现在我面前。
让我知道,总有个人会把我和我不起眼的小心愿,一直惦记。
2 南京入秋那天,是该分手了
我身边有那么个人,见证着我男友从A换成B再变到C,对象一直在换,可是她却没换过。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一个话题,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多久?
细算了下才发现,她在我二十几岁的人生里不经意就霸占了一半。
我和她之间的感情,好到我妈差点以为我们是同性恋。
我们会在艳阳天里各自买上一瓶冰可乐,享受气泡在喉咙里爆破,然后在喝完后肆无忌惮地冲对方打嗝;
会在冷雨夜去超市买上一堆各自爱吃的食材,在家打个边炉看着灯光下雾气升腾的样子,然后抢锅里为数不多的肥牛肉。

入了秋的南京总归是有些寒意,我和平常一样准备去搭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刚走到地铁口,发现有个姑娘就自己坐在台阶上,头埋在了胳膊里,声音哽咽的在哭。
我在她旁边放了一包纸巾,然后往地铁站内走去。
在这么冷的街上还能哭这么难受的,一定是很难过的事吧。

忽然想起,我也曾有过在街边崩溃大哭的时候。
那阵子刚和恋爱两年的前男友吵架,与其说是吵架不如说是他单方面冷战。
还记得那天,天气预报说南京夜晚会些许降温,我在南京15℃的夜晚,一遍遍地给他打电话。
从“对方正忙,不方便接通电话”,到后面索性变成了“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突然间,一种“有什么你跟我说清楚啊,躲着我算什么”的委屈瞬间冲酸了鼻子,哪还顾得上自己身处车水马龙的街头,眼泪怎么也拦不住地往下砸。
半小时后,我把他的联系方式全部拉黑,然后拨向了另一个号码,嘟声只持续了两秒,就被接起。
不让对方电话响铃超过5秒,是我们彼此间多年来不约而成的默契。
“我分手了,在新街口,你能来找我吗。”
“那个死渣男,早该分了,等我,别乱跑。”
“走,我带你回家。”这是她看到我的第一句话。
后来她和我说,那天晚上我的眼线和睫毛膏糊了一脸,肚子因为一天没吃饭还一直咕噜噜叫,她嫌弃的要死。
可凌晨三点,她还是为我煮了份西红柿鸡蛋面。

我们一起吃过校门口路边11块的麻辣烫,也吃过一顿就两三百的深夜海底捞;
可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那夜她为我做的那份面。
感觉友情里的温度就是这样,大多数时候嘴上嫌弃对方嫌弃的不行,在某些时刻,却会像那晚的西红柿鸡蛋面一样,温暖似火。

3 高三的夏天,广州比以往更燥热
等疫情过后,再和你约次篮球
小时候看《灌篮高手》,身边的玩伴讨论的都是比赛过程中的那些紧张时刻,而支撑我追剧的动力,却是樱木花道和他的“樱木军团”的友谊。
我和我的死党,就是在球场上打出了感情。
高中三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打游戏,对我来说还有项必不可缺的活动,篮球。
记得那是一次班级对抗赛,广州的夏天依旧闷热,32℃的天气即使是傍晚也没有降下来。
最后一场加时赛结束前的半小时,我们班和对手还差15分。
但是赛场上对方的死守防御,比赛结束的时间越来越紧迫,我们班的比分在紧咬对方。
结局呢,就是我们的比赛没有反转,也没有逆袭反超,我们输了,以三分之差。

不知道是天气的原因,还是觉得比赛本该赢的我,变得很烦躁。
我开始怪自己,还怪自认为跟我“毫无配合”的他。
后来看了比赛录像,我才发现。
原来他满头大汗的跑位就是为了给我腾一个出手的机会;他拼了命的抢篮板是让我投中关键的绝杀……
这些真实的感受,我都从他的眼睛和比赛中看到了答案。

球场上的互动和交流的友情,远远超过了只为了胜利的结果。
而他给我带来的燥热,是我和他友情里的温度。
一个眼神,一次跑位,一个挡拆,一个巧妙的传球,一个神来之笔的绝杀,那都是我和他的“神秘默契”。
毕竟感情嘛,就得在一次次传球的“你来我往”中,越来越铁。

有些人与我们相遇后又离去,有些人或许来得晚了些,却意外地成为了“最佳损友”。那些出现在友情里的“温度”,会在你满心难过的黑夜偷偷潜入你的梦里。讲真,我不觉得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就一定能成为最懂你的人。今日作者 生姜
一个爱吃肉,只想暴富的生姜。
今日话题
还记得你朋友
为你做过最暖心的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