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有意义吗?

支教有意义吗?

支教有意义吗?

作者:Vera

大学期间参加了各种类型大大小小长期短期的支教活动,其实最开始参加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我到底是想要从中获得什么还是真的想要去付出什么。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它说道大家想去支教的答案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我”出发。但是,你去做的是“志愿”活动,却把“我”放在第一位,这是件很可悲的事。支教对太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文艺梦想,或者说很“网红”的事情,很多人这为自己、而非为他人的行为本质。

所以,我再次问自己如果心里还想去支教,自己的初衷是什么?是不是还把“我”当成支教的最大理由,这样好像很不配去想支教这件事,也不配说自己想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虽然我也没有一个特别肯定的答案,但在我心目中无论支教是什么类型的,付出真心,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有意义的。

(一)对于参与者的我们本身

1.视野开阔
几次支教的经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无论是从各个志愿者小伙伴,还是在这些孩子们身上,身上的品质,无形之间行为语言的表达。
2.坚持和努力真的很重要
大多数支教地点都在乡村,贫困地区,所以说是很累的,磨练到的都是平时可能碰不到的。俗话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支教过程中最经常碰到的局面就是备课内容与当地孩子实际情况不同,就要临时不断调整完善,那么需要的是坚持。而且碰到的孩子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我们要不断的促进自己进步,需要超过满分的努力。
3.其他
对于不同人参加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只要付出真心,总会给自己带来收获,所以是有意义的。


(二)对于受教育者的他们

2014年曾经有一个报道是上了热搜的,就谈及到大学生支教时间短,水平低,质量差,不要再弄大学生支教活动了。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我看来,教育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有可能某一个很小的细节,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参加支教的大部分都是接受了十二年教育通过高考进行本科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自愿参与的学生素质还是可以的,虽然说可能交不了很深刻的东西,时间限制水平限制都好,但人的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有句俗语叫做“响鼓不用重锤”,人如果有了一个鼓,想要让一个自身条件不那么好的鼓,变成一个自己想要发出声音的响鼓,而不是使劲去捶打他。那么对于去支教的我们,我们这帮小老师来说,孩子们并不是需要我们在这短短多少天教他们帮助他们考上100分,而是需要被引导去找到他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鼓励、引导、帮助和陪伴,让他们产生良性改变。
可能一个孩子因为地区限制,没学过英语,但通过短短支教,他们认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英语这语言,学会了最简单的几个单词,我认为是有意义的;或者从支教活动中从中喜欢上了阅读也好,从中有所感悟,都是好的方面。虽然支教有所限制,但是学习是没有限制的,潜移默化中,简简单单一点点就会发生很大不同。

综上,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更多地把思想从为自己带来什么转变到我可以带去什么,支教和其他经历一样有意义,值得尊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对待,这样的支教就是有意义的。


支教有意义吗?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