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k鲁
那在大学里应怎样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远离“空心病”呢?
初入大学,每个人都是小萌新,大多数人也是小懵新,这很正常,所以许多人会花一学期甚至更久的时间来确立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一开始没有目标,那不妨接受学院学校安排的各种讲座,尝试不同的社团活动,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在此期间,你肯定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在做,却什么也没学精,心理落差就出来了。这时候多对自己说说: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看似漫无目的的被安排被迫参加一些讲座活动比赛,实则在这个过程属于你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已经在慢慢建立了,尽管是小小的一株苗,但也有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天。明确目标的道路艰辛且漫长,半途而废和放弃只需一个念头。
孤独会让人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事情,但过度的孤独,却演变成一种病态。进入大学后,许多人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大学本就是一个开始习惯孤独的地方,从前是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现在是一群人为了各自目标而独自奋斗,你得习惯一个人上自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夜路,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再需要别人迁就自己的小脾气或者是使劲包容别人的小任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生活,没必要强求别人非和自己顺着来,你该有自己的小世界,选择孤独并习惯孤独。
无意义的合群不如有质量的孤独。初到班级初到宿舍,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前几个月总是一个磨合期,可能一开始的宿舍氛围很好,大家和和睦睦相处;一开始的班级氛围也很好,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和高中无异。等过了这个磨合期,才会发现,并不是每个人的三观都和自己相符。比如在宿舍里,有的人因学生会而忙碌着,有人沈浸在恋爱的喜悦之中,有人喜欢黑白颠倒的生活,有人喜欢早起早睡的生活,有人是无荤不欢无辣不欢的饮食,有人则是素食主义者喜清淡的饮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没必要非得把每个人绑在一起才是情谊深的表现,为了所谓的合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值得。
注:下文可参考在大学里怎样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下)
面试的反问环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在群面中脱颖而出
产品类岗位面试如何准备
招聘关键之背景调查
专业不对口,我该怎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大学生职业规划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