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铔文妹妹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转眼就到了周(铔)六(文)大(妹)放(叭)送(叭)的时间了今年这个疫情可是折磨的海外学子不轻,不仅要忍受老外的全民免疫政策,而且无论是学习还是实习大部分都在线上进行。最近有个话题在我朋友圈子里谈论的火热——第一份实习的收获。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童鞋都是回答积累经验,养成良好习惯,收获了友情之类。不可否认没有,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so…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条被赞很高的回答,“别问你能在实习公司学到什么,而是你能为公司提供什么价值”心中非常赞同不禁令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份实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在莫斯科读大三的那一年,学校国际事务处的老师告诉我有一个去意大利实习的机会,问我要不要去。这个实习的地方,是之前我通过学校参加的一个夏令营所在处,它是意大利南部庞贝城附近的考古学院,我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时其实很拘谨也玩不开,但是带领我们游山玩水的老师柳德米拉却十分喜欢我,后来柳德米拉跟国际处老师联系说,她需要一个会汉语的助手去开拓中国市场,同时这助手又要懂俄语,因为柳德米拉是一个永居在意大利的乌克兰女人,她讲俄语,于是找到了我。柳德米拉许诺的工资是一个月200欧,包食宿,住宿是单间,我每天需要做的就是负责联系中国的各个高校,看哪个学校愿意开发与此考古学院的交流生交换生等项目。说实话一个月200欧的工资在意大利啥也干不了,但是没有实习过的我总觉得机会难得,工资多少无所谓,能锻炼自己就行,最主要念及旧情,念在当初夏令营时柳德米拉非常照顾我,我们都亲切的喊她柳妈,我只是买柳妈一个面子,于是就收拾行李踏上了去意大利的实习之路。
(图为考古学院外观)
与我同行的还有另一位俄罗斯姑娘,她学英语专业的,于是她负责的是英美国家的业务。我们下飞机柳妈去机场接我们,给我们安排住宿时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类似于学校的私立机构,平时有访问团和交流生的时候,食堂是开的,我们可以一起在食堂就餐,但是学生们来的时候房间会不够所以我们只能住拼间;而当学生都离开时,我们有单间住,但是食堂不开门,于是柳妈给我们做饭。而且柳妈给我分配的工作内容也不具体,我们格子间办公室的职能就是国际事务处,有的同事负责联系法国的业务,有的负责德国的西班牙的或意大利当地的等等,柳妈负责俄罗斯的,我和俄罗斯舍友所负责的地区,以前从未开发过,于是柳妈说我俩所有的工作计划都要由我们自己制定,月底看业绩再作方案上的调整。其实到这一步可以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开始任何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把所有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好,把工作任务提前做好了解,工作性质要向老板提前问清楚,把工资待遇都跟老板谈好,这一步挺重要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这工作不合你心意,你可以马上寻找更适合你的实习或是工作,而不是浪费时间。
开展工作初期总是困难的,意大利冬令时跟北京时间差7小时,中国高校的工作时间是早九晚五,而我要跟中国的工作时间保持一致才能联系得到中方,所以罗马时间夜里两点我就要坐在办公室里了,一直工作到上午十点,那么问题来了,我的三餐怎么解决呢?夜里不会有人给我送饭,十点结束工作时食堂还没开饭,于是我过了一周的混乱时差,且每天仅吃两顿饭的情况下我受不住了,我跟上司协商的结果是,我每天6点开始工作到十点的这四个小时,联系中国高校,但是我的工作时长不够呀,那我剩下的时间就用来整理当天的联系记录,并整合出第二天要联系的高校,联系方式包括要找哪位老师,都制成表格以备第二天一大早用。第一个月的工作是在忙乱中进行的,我感觉我好像一个做推销的,在电话里极力推荐大家来了解我们考古学院,中国高校大部分的态度是不解,甚至还有恶语相向的,估计是把我当成了骗子。我也是通过这次实习才了解到,原来考古这东西,咱们内地还是持比较保守的态度的,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物都挖不完,哪会对国外的考古感兴趣?再说了我们自己的文物肯定自己挖,又怎会请所谓外国专家来合作挖采?交流生交换生访问学者项目全部遭到了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拒绝。其实这个冷门专业本来国内就没有几所高校开放,当然工作结果肯定是收效甚微,一个月过去了我的业绩为零,被柳妈骂了不知道多少次,她以为我工作不专注,然而当我每天跟她汇报工作中的困难时,她说:上司需要的不是问题制造者,而是帮上司解决问题的人。我的心就好像三月雨季的意大利一样,在没有暖气的冰冷房间,天天伴着日出工作,生物钟的紊乱也导致我脸上冒痘,所以在意大利实习的第一个月的我是痛苦的,当时我领悟到一个道理,一个不懂得体恤员工的上司,一定是一个缺乏担当的人,这是管理者的大忌,可能外国人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吧。
(图为考古学院内部)
于是第二个月我调整了工作战术,经过了一个月的“广撒网式”之后,规整出所有开放考古、文物保护与修复等相关专业的高校,每周一次给他们发邮箱,把考古学院的海报介绍,庞贝城的实地考察,南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的人文风情等等都通过邮箱发出去,还会定期打电话联络感情,这个活儿,对我这个内向的人是非常锻炼的,我本不爱说话也要硬逼着开口讲,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要锻炼自己,就要首先突破自己。依旧混乱的时差,令我的舍友也有些受不了,因为我早上起床很早,经常使她抱怨连连,这也是她经常在柳妈面前吐槽我的。有时我想,语言真的是沟通感情的好方式,我一个中国人,讲俄语肯定讲不过俄罗斯人,而我舍友却能时常跟柳妈倾诉她的难处,得到柳妈的理解与体谅,而我却不能,这使我前所未有的感觉到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我帮助老东家获取到的合作是来自北京服装表演学校,和清华大学文物遗址修复系的。通过跟国内高校的联系有一个小小体会就是,越好的学校一定是一个越包容的学校,即使谈不来合作,也会保留一些体面,可能是越这样做的学校就越能遇见更广阔的平台,从而更多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本身多留了一些发展机会吧,说起来像不像说的是我自己?
俩月实习结束了我只领到了一个月的工资,200欧,这也说明在意大利劳动保障法对外国公民是无效的,但是身心俱疲的我已无力再去抗争,拿着实习证明我就飞回了冰冷却能包容我的莫斯科。本科结束后,听说我本科的学校还派了另一个中国小伙子去接我的班继续工作,然而从柳妈的FB可知他们工作起来也并不愉快。而当初工作时我用了自己的邮箱去联络,之后我换了学校读研,却总是依旧陆续收到各种中国高校向我抛来的橄榄枝:询问我之前工作的那个意大利学院还有没有夏令营的项目了,我的回复一律是:学院开不下去了,黄了,就连我的工资也没结。再最后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结尾:我的朋友去意大利旅游时住的离庞贝城不远,从她po在票圈的图以及定位可以看出就是在我实习的那个学院 ——没错,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宾馆。
总结来说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的。我不能泯灭掉那些美好的时刻,就像欧洲小孩子们在校园里追逐打闹的画面,以及天天陪伴着我工作的朝霞,天亮总是会伴着黎明前的黑暗。有些事我做不来,我要学着跟自己妥协,量力而行不逞强;而有些事我必须做,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的往前冲,竭尽全力不放弃。我们还年轻,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种可能,所以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我不敢说我帮老东家创造了什么利益,或是协助我的上司收获到了哪些满意的合作。通过实践,我的上司知道了中国市场在这个领域很难打开,我给她带来的价值可能就是中国的行情,她得到了这个教训,所以对于两方来说,我个人认为其实互不亏欠。我跟柳妈经历了相爱相杀后居然还没有关系破裂,这使我不禁回首我所有工作过的老板都是那么能包容我。成长呀,是一生的必修课,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路走来。
今天就叭叭到这儿啦,我是铔文妹妹,一个爱阅读爱旅行爱分享成长的女孩,我们下周六见!
面试的反问环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在群面中脱颖而出
产品类岗位面试如何准备
招聘关键之背景调查
专业不对口,我该怎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大学生职业规划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