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作者:天上的小星星

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工作每年都困扰着很多毕业生,其实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社会运转的一环,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但众多媒体人的鼓吹和渲染下,在现代年轻人眼中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进入体制就是贪图安逸,不求上进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要深入解答这个问题就是要分析体制内外的区别是什么?才能对体制内外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鄙视或羡慕。

 

——体制外

企业工作基本上属于项目制或任务型工作同时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考核,称为KPI,优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都能够简单明了地展现出来。公司也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地方,老板对于绩效低或者工作态度、能力不高的员工有开除的权力,对于积极工作取得成绩的员工,也会得到奖励,有能力的人升迁也会快,可以说是“赏罚分明”的地方,所以绝大多数员工会主动积极工作有压力也会有动力

 

这就是企业工作的氛围:主动、努力、互相追赶、具有团队精神。

 

——体制内

体制内的岗位牵涉面积很广,可以简单地说一下体制内的的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体制内的工作不是任务型,而是常态化完成工作是本分,完不成就加班,直到做完为止工资分岗位,看工龄,常态化工作不存在量化,不体现在工资上,但都是要做的。尤其是公务员的工作,大多属于长期性,交给你的工作都会归你负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打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操心别人的,操心也没有实际意义。

 

体制内的晋升往往是非常缓慢的,有的人奋斗一辈子可能也只是底层科员,福利也并不是像外面人一直念叨有多么好。然而体制内的好处是稳定,不一定有多么清闲,但旱涝保收,这也是一种资本。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的总喜欢子女能够进体制内,不是为了像中彩票一样几率的升迁,不是为了说出来都没人信的职业理想,不是为了只能聊以自慰的社会责任感,仅仅只是图个安稳的日子而已。

 

企业的工作,教会你如何做事,而体制内的工作,首先教会你如何“做人”,教会你如何区分轻重缓急。公务员的工作,最讲程序规定,又最讲灵活变通。看似矛盾的两者,藏着多大的文章?需要你处处留心,少说多听,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一般,处处都有玄机。

 

总而言之,体制内外的好坏往往由当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决定。当外界经济低迷,各行业发展缓慢、收益不高,存在各种风险的时候,体制内的稳定往往受人追捧和钦羡;但就如80后、90后所处的时代,出生于改革开放的那几年,多少人通过辞职下海经商,捞到了第一桶金,这一辈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环境下体制内的工作可能就不吃香了。

 

工作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就看你如何选择了,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人的意见,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来把握。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鄙视进体制的人?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