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的书不多不少的时候,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作者:老李校长

老李校长(微信号:w9148500)授权转载

 

我以前有一种错觉,就是人和人的想法都差不多,感受也能一样,焦虑、欲望、喜悦和满足都差不多。

 

虽然我知道这种感觉肯定是错的,但是当你真的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这么思考。

 

以前我在联想干销售的时候,大家对业务的理解,对公司的理解,对客户的理解都差不多,慢慢地大家对世界的理解,社会的理解也差不多。

 

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思维和眼光肯定是慢慢同化的,并且感觉到舒服的,否则你在那个小圈子也呆不久。

 

>·     1     ·<

遇到的人越多,

越发现人分三六九等

 

自从开始在知乎、微博、公众号上写东西后,每天看评论,这种错觉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动摇。

 

每次我提出一个观点,就会有人提反对意见。 

 

自从当了大V后,我的人际圈层交往,打破了以往上班的时候只和同行白领打交道的狭窄圈子。

 

上九流和下九流的人都接触到了,对打破这种错误的直觉起了加速的作用。 

 

去年我去甘肃一个工地上玩,土方工地,我有一个小哥们是开挖掘机的,我看他坐在挖掘机里,还挺好玩的。

 

挖掘机施工还是很危险的,周围不要有闲杂人,万一被挖机碰着就麻烦了。

 

土方工地工人又多,可有些工人就像没长眼睛没长耳朵的木头人一样,就是看不到挖掘机就要在他们附近挖土了。

 

所以我的这个小哥们操着张掖方言,用非常侮辱性的词汇,非常大声地喝斥这些工人,来提醒他们远离他的挖掘机。

 

我提醒他这么骂没事么?他说没事。 

 

我的担心是,骂得那么难听,工人们会不会生气?

 

他表示人家不认为这是生气,这是工地的工人能接触的通知语气。

 

我看到那些农民工面无表情,有些是笑嘻嘻地走开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人和人的想法、感受、自尊心、敏感度其实是不同的,我再也不用疑神疑鬼了。

 

我想起知乎写历史的王陶陶,他是研究生毕业,但是曾经很作地当过保安,当时他心里难受得想死,觉得自己混这么差,一个研究生怎么能当保安呢? 

 

但是他发现他周围的保安并没他这种感受,并且有些人很满足这份工作,还很骄傲,觉得不用在老家农村呆着了。


当你读的书不多不少的时候,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读过书的人和没读过书的人,看待世界完全不一样的。

 

>>··     2     ··<<

因为读书多,

所以想要更多

 

去年有一个新闻美国高通公司裁员,清华毕业生跳楼自杀,之前还有中兴的员工跳楼自杀。 


当你读的书不多不少的时候,就是你最危险的时候


出了这种事很多公众号就有写作题材了,可以从很多方面写,开始乱开解决方案。

 

什么要多理财呀,什么职场不靠谱呀要创业之类的,夫妻关系要和睦啊,老婆不能当全职主妇啊。 

 

其实都是屁话。 

 

无论高通的清华毕业的那位,还是中兴的,其实就算是被公司裁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一点都不难,根本犯不着自杀。

 

士可杀,不可辱,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类似的新闻。

 

2018614日,北京海淀,两名男子正在餐厅内就餐,一男子突然起身捅向另一男子,被捅男子很快倒地,但捅人者继续连刺数刀。

 

被害者系中科院研二学生谢某,已身亡,而杀人嫌犯是他的高中同学周某。餐厅工作人员称,刀是凶手自己带来的。 

 

警方调查了凶手的微信聊天记录,才知道他怀恨在心,因为两年前,谢某无意中说的话刺痛了他。

 

原来,凶手周某和谢某是一个高中的同学,高中时期成绩很优异,常常居班级第一。

 

高考考上川大,但觉得自己是清华北大的料,于是选择复读一年,考上了西安交大硕博连读。

 

后因沉溺游戏,导致学业荒废,多科被挂,最后才勉强本科毕业。

 

而在周某沉溺游戏的时候,谢某作为高中同学,不愿看到同学这么堕落,就规劝周,要他以学业为重,不要再继续沉迷游戏,希望他重振精神。

 

但周某却觉得谢某说的话刺痛了他,一直怀恨在心,甚至从重庆跑到北京去刺杀他。

 

读书多的人的敏感、自尊心,比普通人的要强。

 

因为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觉得自己应该获得一定的优待,与之相对的,读书多的人需要超越普通人的优越感。

 

悲剧的来源,就是这些懂了大道理太多之后,敏感和脆弱的自尊心。 

 

>>>···     3     ···<<<

知识有时可能会是怨恨的根源

 

现在有一种风气,估计罗振宇挂起来的妖风,鼓吹看很多什么高级书(什么哲学,经济学,人文乱七八糟的书)这种东西读的越多,人越脆弱。

 

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觉得自己知道很多东西,懂民主法制、懂经济学原理、懂人类简史,懂这个,懂那个,我很有品味,我很优雅。

 

可在世俗的市场经济里,大众认可的不是这些,不管你承不承认,大众认可是钱多少,是房子几套。

 

我承认,说钱房子很粗俗、很不优雅、很粗鄙、很low,可市场经济就是讲究这些,也是社会的进步的动力,财富就是人类的追求而创造出来的。

 

问题是,有一少部分人读了很多大道理的书之后,发现无法参与社会的分赃,没能力参与社会的财富分配,他们的内心就越痛苦、自杀、杀人就是一些读书人干的。

 

有可能活的不如那些农民工和保安那种无知的快乐。 

 

我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交往人的原则:如果遇到这种成年人。 

 

他的看法都是来自于书本,并且都是不接地气的观念。 

 

没有自己一点点的社会洞察。 

 

愤世嫉俗。

 

喜欢讲一些大道理。

 

讲究学历崇拜,总拿毕业的学校名气牌子说事。

 

这种人我就不交往了,躲得远远的。 

 

我生怕哪句话说错,他拿刀捅我。

 

 ——END——

 

************************************************************************************************

 

本文经老李校长(微信号:w9148500)授权转载,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作者简介:

老李校长,西部工薪阶层出身,刚毕业的时候是月薪2500元的销售,最后华丽转身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公众号老李校长创始人。

 

上一篇:肖战不想回家,马薇薇深夜痛哭:北上广到底值不值得?

下一篇: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3件事上


返回目录页


  • 1、刺猬实习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 2、刺猬实习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刺猬实习",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刺猬实习或将追究责任
  •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刺猬实习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