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都想得到英伟达的实习或者校招机会。那从过来人的角度谈谈,要通过英伟达的实习、校招面试,都有哪些经验和注意事项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1、描述一下芯片的设计制造过程,对面试岗位有什么了解
硅的初步纯化:将石英砂(SiO2)转化成冶金级硅(硅纯度98%以上)。
多晶硅的制造:将冶金级硅制成多晶硅。这里的多晶硅可分成两种:高纯度(99.999999999%,11N)与低纯度(99.99999%,7N)两种。高纯度是用来制做IC等精密电路IC,俗称半导体等级多晶硅;低纯度则是用来制做太阳能电池的,俗称太阳能等级多晶硅。
硅晶圆制造:将多晶硅制成硅晶圆。硅晶圆又可分成单晶硅晶圆与多晶硅晶圆两种。一般来说,IC制造用的硅晶圆都是单晶硅晶圆,而太阳能电池制造用的硅晶圆则是单晶硅晶圆与多晶硅晶圆皆有。一般来说,单晶硅的效率会较多晶硅高,当然成本也较高。
IC设计可分成几个步骤,依序为:规格制定 → 逻辑设计 → 电路布局 → 布局后模拟 → 光罩制作。
规格制定:品牌厂或白牌厂(没有品牌的品牌厂)的工程师和IC设计工程师接触,并开出他们需要的IC的规格给IC设计工程师 (譬如说,第一个脚位和第二个脚位相加要等于第九个脚位)。
逻辑设计:所谓的「逻辑」设计图,就是指它是由简单的逻辑元件构成
电路布局:基本上,就是利用软件的帮助,把逻辑设计图,转化成电路图。
布局后模拟:经由软件测试看看
光罩制作:电路完成后,再把电路制作成一片片的光罩。完成后的光罩即送往IC制造公司。
IC制造:IC制造的流程较复杂,但其实IC制造就只做一件事而已:把光罩上的电路图转移到晶圆上。它的过程其实和传统相片的制造过程非常类似
IC制造的步骤是这样子的:薄膜→光阻→显影→蚀刻→光阻去除,然后不断的循环数十次。
薄膜:镀上金属(实际上不一定是金属)
光阻:在晶圆上涂上一层光阻(感光层)
显影:用强光透过「光罩」后照在晶圆上。
蚀刻:把没有光阻覆盖的薄膜冲蚀
光阻去除:把上面的光阻去除,留下的薄膜部分就是电路图了!
制作好的一片片的晶圆完成品就被送往IC封测厂,实行IC的封装与测试。
封装:封装的流程大致如下:切割→黏贴→焊接→模封。
切割:第一步就是把IC制造公司送来的一片片晶圆切割成一颗颗长方形的IC
黏贴:把IC黏贴到PCB上
焊接:故名思义,把IC的小接脚焊接到PCB上,这样才和大PCB(如主机板)相容
模封:就是把接脚模封起来。最近很hot的题材-BT树脂,就是用在这里
2、香农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香农定理给出了信道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比特每秒)和信道信噪比及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可以解释现代各种无线制式由于带宽不同,所支持的单载波最大吞吐量的不同。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信道容量Rmax与信道带宽W,信噪比S/N关系为: Rmax=W*log2(1+S/N)。注意这里的log2是以2为底的对数。
采样定理,又称香农采样定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是信息论,特别是通讯与信号处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结论. ... 如果信号是带限的,并且采样频率高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一倍,那么,原来的连续信号可以从采样样本中完全重建出来。 带限信号变换的快慢受到它的最高频率分量的限制,也就是说它的离散时刻采样表现信号细节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3、异步复位和同步复位的区别。
同步复位的优点:一般能够确保电路是百分之百同步的;确保复位只发生在有效时钟沿,可以作为过滤掉毛刺的手段;
同步复位的缺点:复位信号的有效时长必须大于时钟周期,才能真正被系统识别并完成复位。同时还要考虑如:时钟偏移、组合逻辑路径延时、复位延时等因素;
由于大多数的厂商目标库内的触发器都只有异步复位端口,采用同步复位的话,就会耗费较多的逻辑资源;
异步复位优点:异步复位信号识别方便,而且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全局复位;由于大多数的厂商目标库内的触发器都有异步复位端口,可以节约逻辑资源;
异步复位缺点:复位信号容易受到毛刺的影响;复位结束时刻恰在亚稳态窗口内时,无法决定现在的复位状态是1还是0,会导致亚稳态;
4、 解释一下 setup time 和 hold time,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6、与门的构成。
与门是实现逻辑“乘”运算的电路,有两个以上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一般电路都只有一个输出端,ECL电路则有二个输出端)。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是高电平(逻辑“1”)时,该电路输出才是高电平(逻辑“1”),否则输出为低电平(逻辑“0”)。其二输入与门的数学逻辑表达式:Y = AB,
7、 做过的项目。
8、反问
想要更多英伟达实习、校招的机会,请点击这里